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6月6日,记者从永济市文物局获悉,在该市一小区建筑工地发现清代家族墓葬群,经抢救性发掘清理,共出土玉饰挂件、明代瓷器、紫砂壶、青铜器等文物34件。 5月底,永济市翠竹苑小区工地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发现了古墓葬。该市文物局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对该墓进行保护,并配合运城市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截至目前,共清理墓葬21座,其中砖室墓4座、土洞墓17座。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该处为一清代家族墓葬群,墓...
昨日,在位于松花江主航道以南巨源湿地的一个小岛上,工程人员在施工时意外发现一批瓷器碎片和金属物品,经市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初步鉴定,本次新发现物品中瓷器属于金代。 昨日,巨源湿地施工人员发现湿地的一座小岛沙滩上有散落的瓷器碎片并夹杂着金属物品,其中部分金属物品样式非常精美不像是近现代物品,工作人员随后将情况反映给市文物管理部门。市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在现场经过清理,发现几十块瓷器碎片及两枚铜钱、一块...
在饶阳县大尹村镇大迁民庄村民刘强家,发现了一座清代建筑的门楼。 该门楼位于村东北部,是一座由青砖、灰瓦和椽子组建而成。它坐北朝南,属于单体建筑,东西宽2.5米,南北长1.5米,高约4米,建筑面积3.75平方米,门顶为单檐,硬山式布瓦顶,前面墙壁,除门为木质外,其余均为砖结构(砖仿木檐)。墀头及檐下门额为砖雕,纹样繁多,雕刻精细,后面为砖木结构,斜坡飞檐,挑梁木柱,两侧山墙,残缺不全。该门楼建造独...
日前,岑巩县档案局档案馆工作人员在馆藏档案资料中找到了一张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的思州古城示意图纸,这张280多年前的古图的发现,使困扰该县的思州古城修复建设规划工作有了最重要依据。 据了解,岑巩县古名思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素有“先有思州,后有贵州”之说,是黔域政治、经济、文化的最先发祥地之一。因历史变迁,思州古城(即岑巩老县城)历史原貌未能保留下来。...
记者31日从山西省永济市文物局获悉,日前在永济市翠竹苑小区工地发现一座清代家族墓葬群,共出土文物34件,这些文物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墓葬群被发现后,永济市文物局配合运城市考古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共清理墓葬21座,其中砖室墓4座,土洞墓17座。 经文物部门初步鉴定,该处为一清代家族墓,墓主人名在中、字子正、号文所,是明末清初的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贡士。 这次发掘共出土玉饰挂件、明...
图为木质古代“中国结”与现代“中国结”无差别,雕刻精细,保存完好,为房屋装饰之用。 发现木质“中国结”的清代古祠堂外貌。 “这么古老的房子里,能看到"中国结"图案,有点神奇!”29日,湖南省炎陵县东风乡文化干部开展文物普查时,在该乡西草坪村勇民组太堂屋场的一古民居里,发现了一木制“中...
记者5月29日从菏泽市文物部门获悉,去年底在鄄城县富春乡谷林村前尧陵范围内发现的一座清代石牌坊,目前文物部门已着手修复。它的出土为国内尧陵之争又增一新的物证。 据了解,这座石牌坊是去年12月16日发现的。经清点,共出土石构件105块,因为几乎没有缺损,经重新安插排列,可以恢复历史原貌(右图)。 经测量,该石牌坊的总宽度约7.6米,通高约6.5米。据分析,该牌坊应为一座青石质地四柱三间门式牌坊。...
近日,广平县西关北村村民在整理自家菜地时,挖出一块石碑。经县有关领导及考古学者考察,该石碑高110厘米、宽50厘米、厚度为20厘米。石碑底部稍有残缺,碑文内容清晰可辨,正面刻有“圣井分”三个大字,字体为当时盛行的“官阁体”,每字高约25厘米、宽约15厘米,落款时间为“光绪六年六月合肥李鸿章题”。 李鸿章(1823-1901...
古墓挖掘现场引来不少人围观 她是外国人?考古人员说,这金发女尸的身份需进一步考证 墓穴在龙文蓝田镇圳头村一工地;市文管办称,初判为2女1男合葬墓,金发女尸是否外国人需进一步考证 昨日傍晚6点许,龙文区蓝田镇圳头村的新浦东路建设工地上,引来不少围观的人。原来,工人在施工中挖到一个墓地。 漳州市文管办工作人员紧急介入,经3个多小时的抢救性考古挖掘,发现该穴墓地有三副棺椁南北并排,其中中间为...
近日,监利县博物馆与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队,对荆州江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沿线进行文物调查。在监利段古遗址文物点上,现场采集的清瓷片和清花瓷残片较多,共300 多片。可辨器型的有碗、盘、杯子等,从它们的造型特征可判断其时代为六朝至清代。 通过文物专家调查统计,在荆州江北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沿线共发现各类文物点75处,其中监利段文物点43处,主要是古人类居址、墓葬及古建筑。 据悉,荆州江北高速公...
在叙述清代家具时,我们必须要先搞清楚三个概念:(一)明代家具;(二)明式家具;(三)仿明家具。明代家具,时指产生于明代这个特定历史时期。明式家具,是指明代家具式样的家具,它可以是明代生产的,也可以是清代生产的。仿明家具,则指现代仿造明代的家具。 为什么要搞清这个问题呢,这是因为我国古代家具是个完整的连续过程,我们所说的宋代家具、明代家具或清代家具,一般是指这一时期的家具,或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近日,珙县仁义乡发现大量清代古墓。这些古墓不仅数量多,且大多保存完好,这在宜宾乃至全国都不多见。 这些古墓三三两两地散落在仁义乡的田边地角和大山之上,虽饱经风霜,但大多保存完好。 记者发现,这些古墓都是用规则的条石砌建而成,墓碑上方飞檐翘角,各种雕饰精美的图案栩栩如生,内容大多是农耕、田园生活及古代戏曲故事。墓碑上的对联对仗工整、字体遒劲,碑文中清楚地记载了墓主人的姓氏情况,而墓碑上铭...
村民家中发现的清代牌匾。 近日,洛南县城关镇周村一村民家发现一块保护完好的清代光绪年间吏部考功司兼验封司行走陈绶所题写的牌匾。 昨天(5月16日),记者在洛南县城关镇周村村民周喜财家中看到,这块牌匾长约190厘米,高约95厘米,重约30公斤,因年代久远牌匾表面油漆、金箔已经脱落,整个牌匾呈土黄色,但整体保存完整,牌匾上所题写字迹清晰可辨,牌匾右侧自上而下为“京学监元茂亭周老先生大人...
广东肇庆惊现清代文化官涌告示碑,史学界称,过去一直称河涌为民间管理,而该碑的“出土”改变了这一说法,是该省的罕见之物。 当地文物部门16日表示,此前该“官涌告示碑”为该市鼎湖区沙浦镇桃二村的村民“磨刀石”。 记者看到,该古碑有“钦命肇罗道耿大老爷铭示碑”,碑长约80厘米、高约1米,为清乾隆三十四年(...
田野文物被盗古墓多处“无人区” “在毛坝河、巴山、阳平关、禅家岩、庙坝一带也频频出现同样的事情,古墓葬接连被盗,被盗的主要以石牌坊、石雕为主。”宁强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指导员蒲建文现在负责这起重大文物盗窃案。 “经过近四个月的调查走访、摸排取证,我们发现被盗墓葬多位于交通不便的高寒山区,有的地处无人区,有的地处密林之中,多数田野文物点属于...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